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
在行業內卷與精神內耗交織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被困于效率至上的循環,卻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望真實的連接與生命的舒展。此時,一個跨越四百年的身影愈發清晰——他是徐霞客,用三十余年光陰行走大半個中國,為廬山等名山寫下專篇游記的“中華游圣”。他的偉大不只在于地理發現,更在于他以一生踐行了一種可追隨的生命范式:放棄科舉仕途,選擇“問奇于名山大川”,這是超越功利的極致熱愛;風餐露宿、屢涉險境,卻堅持“以軀命游”,這是知行合一的探索勇氣;逐日記錄地貌水文,厘清長江正源,這是實證求真的科學態度;坦然接受旅途所有未知,則是對抗焦慮的灑脫豁達。
今天,重新呼喚徐霞客,不僅是呼應一種文化情懷,更是回應現代人對有意義旅行與沉浸式生活的深層渴望。他的精神IP,恰恰為廬山等傳統名山的轉型指明了方向:從觀光打卡走向身心體驗,從走馬觀花的旅游升維為生活方式的重塑與精神價值的追尋——而這,正是中國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
01 徐霞客與廬山的歷史關系與現代傳承
四百多年前的秋天(公元1618年農歷八月),徐霞客用了六天時間從北往南全方位深入考察了廬山,考察東林寺、石門澗、三疊泉、五老峰、含鄱口等名勝古跡,攀援登頂廬山主峰漢陽峰,寫下了三千余字的《游廬山日記》。他不僅以“其下噴雪奔雷,騰空震蕩”再現了三疊泉的磅礴,更以“層煙疊翠,澄映四出”勾勒出含鄱口的秀美,字里行間既有對自然奇觀的驚嘆,也蘊含著地質觀察與人文思索的雛形,為廬山鐫刻下不可磨滅的文化基因。
四百多年后的今天,這條曾由他獨自探索的荒野小徑,正以一種充滿現代活力的方式被重新激活。2025年9月14日,廬山以“重走霞客路,碧海共蒼梧”為主題,成功舉辦了“霞路相逢·三山五岳2025廬山越野賽”。這場賽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500多名選手,分為“云徑霞蹤41km”“松壑爭流30km”“九天懸練20km”“霞友云朋5km”四個組別,讓參賽者在汗水與堅持中,親身體驗“霞客之路”的艱辛與壯美。
同時,廬山越野賽超越了單純的競技體育,配套舉辦了廬山文旅融合座談會、廬山行走課堂及商學院出征儀式,精準鏈接全國優秀企業和高端人群,將徐霞客的探索精神,轉化為一場深度融合“文、體、旅、商”的現代產業實踐。從1618年的孤身探訪,到2025年的千人共赴;從一篇傳世日記,到一個鏈接全國的品牌賽事——徐霞客與廬山的故事,正在被賦予全新的時代內涵。
02 廬山徐霞客主題文化旅游產品線路開發思考
充分挖掘徐霞客IP的文化底蘊與廬山世界遺產的資源稟賦,緊密銜接經濟社會發展潮流和市場需求變化趨勢,傳承利用霞路相逢·三山五岳2025廬山越野賽遺產,我們對廬山徐霞客主題文化旅游產品線路提出系統開發思考:
從綜合景區到專項突圍,打造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
2025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體育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30年建設100個左右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推動戶外運動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九江市正聯動廬山市、廬山西海、武寧縣聯合申報,全力建設設施完善、服務優質、賽事豐富、國際知名的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
作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廬山已具備完善的游覽設施與服務體系,未來應精準把握這一政策機遇,以徐霞客探險文化為主題特色,以徒步越野為突破口,推動從“大而全”的綜合觀光模式向“專而精”的戶外運動轉型。重點通過高標準的越野線路設計、專業化的安全保障與服務體系構建,形成差異化核心競爭力,將廬山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業化戶外運動高地,實現從觀光旅游向深度體驗的全面升級。
從短期熱點到獨家產品,構建稀缺性與獨特性并重的全新產品。
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廬山需打造具有獨特競爭力的專屬產品矩陣:
一是定制化高端徒步探險之旅,主要面向全國商學院學生和國內外知名企業家等精英小眾群體,推出高端、獨家定制體驗。在專業向導帶領下,開展為期3天至7天的徒步探險活動,全程采用預約制、限額制與高消費模式,確保行程的專屬性與神秘感。這不僅是一次徒步活動,更是一場深度的自然探索,通過定制路線和專業解讀,揭開廬山最原始、最神秘的面紗。
二是“走讀廬山”研學之旅,專為研學及親子家庭設計,將廬山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轉化為生動的戶外課堂。通過2-3天的體系化課程設置,引導參與者實地探究地質遺跡、詩詞文化和歷史建筑,真正實現“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該產品有效彌補了傳統研學旅行的短板,并可通過淡季錯峰運營,實現資源的優化利用,為游客提供一個人少、體驗深、收獲豐厚的知識之旅。
從小眾賽事到大眾休閑,打造面向國內外的廬山旅游新名片。
廬山徒步越野賽的發展,可深度借鑒敦煌“玄奘之路”、浙江寧海國家步道等成熟模式的成功經驗,實現從小眾專業賽事向大眾休閑體驗的戰略躍升。關鍵在于通過科學分層設計賽事組別,并加強針對大眾游客的戶外運動產品研發,推出從1天輕挑戰到3天的休閑拓展項目體系。此舉將有效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深化體驗內容、釋放消費潛力。
通過將徐霞客文化主題融入賽事體驗全流程,構建集專業競技、文化沉浸與大眾參與于一體的多層次戶外服務體系,使該賽事不僅成為國內徒步越野領域的標志性活動,更成為廬山繼傳統觀光之后又一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文化體育金名片,顯著拓展客源市場、增強品牌張力與區域文旅競爭力。
從歷史古跡到品牌IP,強化“廬山+徐霞客”的文化辨識度。
徐霞客與廬山深厚的歷史淵源為賽事提供了文化底蘊,但需進一步強化其IP的市場辨識度與情感鏈接。建議系統挖掘徐霞客精神內核,深度融合廬山自然與人文特色,打造獨具符號意義的賽事IP品牌、視覺體系與敘事包裝。例如設計“霞客徽章”“古道認證”等具象化文化標簽,形成強烈的品牌記憶點,使賽事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簡單重現,更成為廬山獨有的、能夠引領中國主題戶外賽事潮流的文化名片,建立與參與者之間的持久情感聯結。
從單一線路到多維生態,構建全域體驗的徒步越野系統。
應以賽事線路為基礎骨架,構建起完整的產品矩陣、特色業態與服務要素,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廬山徒步越野休閑消費生態。具體包括整合沿線打卡點、觀景臺、營地、驛站等關鍵節點,完善報到點、自動售貨亭、導覽標識系統、緊急救援點等配套設施,打造點線面有機結合的全域體驗系統。通過提升沿途服務品質、增設徐霞客文化打卡點與霞客驛站休憩空間,同步滿足專業選手競技需求與大眾游客休閑需求。最終推動徒步越野從小眾賽事向大眾青睞的生活方式拓展,形成“可參賽、可休閑、可打卡”的多元體驗場景,全面提升廬山作為全年候戶外目的地的市場吸引力與產業承載力。
03 廬山徐霞客IP衍生產業發展展望
以徐霞客IP為核心,突破傳統旅游邊界,廬山未來構建“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實現從單一門票經濟向多元產業經濟的轉型提升:
體育產業升級:
以“霞客越野賽”為切入點,帶動專業戶外裝備研發與銷售,如推出聯名登山杖、防曬衣等;同時發展賽事經濟、徒步培訓、戶外導覽等服務業態,形成完整的體育產業鏈。
文創產業活化:
開發“霞客游記”主題文創系列,將日記手稿、行走路線轉化為藝術紙品、數字藏品等,讓文化遺產以現代審美走進日常生活,提升旅游消費的文化附加值。
特色農業賦能:
以“霞客甄選”品牌重塑廬山物產價值,為云霧茶、中草藥等地理標志產品注入探索精神與文化故事,通過主題包裝、體驗采摘等模式,實現從農產品到文旅商品的升級。
康養產業融合:
借力廬山生態資源,推出“霞客養生行”主題套餐,將徒步、茶療、藥膳結合,打造面向中年群體的深度康養產品,延伸大健康產業鏈條。通過多產業聯動,徐霞客IP將成為廬山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推動自然景觀、歷史文化與現代產業價值實現完美共生。
廬山之路 圖/攝圖網
04
對徐霞客途徑地文化旅游開發利用的啟示
徐霞客的一生,是一部行走的壯闊史詩——他從江陰出發,足跡遍及當今中國21個省區、500多個縣市,形成了以“江陰出生地、天臺開篇地、云縣轉身地、賓川終篇地”為代表的四大人生坐標,串聯起三山五岳與萬里河山。這條跨越時空的旅行線路,不僅是中國獨特的線性文化遺產,而且對沿線區域旅游發展有重要的價值。
對單個景區而言,徐霞客IP是推動“從觀光到考察、從游覽到體驗”轉型的一把鑰匙。他以“走讀名山”的方式,為山川注入了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各地可借鑒其“知行合一”的探索方式,開發深度研學、主題徒步、文化沉浸等產品,引導游客不再只是“看風景”,而是“讀故事”“悟精神”,實現景區從單一觀光功能向復合型文化度假目的地的躍升,完成從“流量”到“留量”的價值轉化。
從更廣闊的視野看,徐霞客所經之地,不應孤立開發,而應結成“文化共同體”。以徐霞客為紐帶,推動成立“徐霞客文化旅游城市聯盟”,系統整合沿線資源,實現游客互送、品牌共塑、活動聯辦。通過統一打造“霞客行”品牌節慶、推出“霞客護照”打卡機制、共建數字文旅平臺等方式,將分散的景點串聯成珠,形成一條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徐霞客文化線路IP,最終實現從“點上開花”到“串珠成鏈”的格局升級。